除了「節哀順變」,解穢宴/纓紅宴上如何給予親友最真誠的慰問?

引言:當「節哀順變」成為難以回應的客套說話

在解穢宴或纓紅宴上,面對悲傷的親友,我們總是心生惻隱,卻常常詞窮。最後千言萬語都化作一句:「節哀順變。」

這句話雖是善意,卻也像一道無形的牆,終結了對話的可能性。家屬往往只能回以「有心」或「謝謝」,然後陷入沉默

真正的安慰,目的不是「停止」對方的悲傷,而是「接住」它。這篇文章,將引導您超越「節哀順變」,學習用話語與行動,給予一份能真正觸動人心的溫暖。

除了「節哀順變」,解穢宴/纓紅宴上如何給予親友最真誠的慰問?

第一部:慰問的初心 — 5個比「節哀」更重要的心法

在開口之前,先調整好心態。真誠的慰問,源自於以下的理解:

  1. 心法一:陪伴重於開解
    • 思考: 您不需要「解決」他們的悲傷,也解決不了。您的在場與陪伴,本身就是最強大的支持。
  2. 心法二:傾聽重於訴說
    • 思考: 把說話的空間留給家屬。他們可能需要分享回憶,或只是需要一個能安靜陪伴的人。
  3. 心法三:具體重於空泛
    • 思考: 與其說「需要幫忙就出聲」(他們通常不會開口),不如提出一個具體、可執行的幫助。
  4. 心法四:接納重於鼓勵
    • 思考: 接納他們的所有情緒——淚水、沉默、憔悴。不要說「你要堅強」,這可能否定了他們悲傷的權利。
  5. 心法五:回憶重於道理
    • 思考: 與其講人生大道理,不如分享一個關於逝者溫暖、有趣的小故事。這能讓家屬知道,他們所愛的人沒有被遺忘。

第二部:實戰說話指南 — 可以說什麼?

將上述心法化為實際的語言。以下範例,您可以根據與家屬的親疏關係調整使用。

1. 表達關心與支持(開啟對話)

  • 「呢幾日辛苦你了,要好好照顧自己。」
  • 「我知道呢段時間好難熬,我哋都在你身邊。」
  • 「有咩需要,隨時同我講。」(進階版: 接著提出下面第3點的具體幫助)

2. 分享溫暖的回憶(給予安慰)

  • 「我成日都會諗起[逝者名字]同我講過…/同我一齊做過…,佢真係一個好[溫暖/有趣/善良]嘅人。」
  • 「我會永遠記得佢個笑容,好溫暖。」
  • 「佢成日都好掛住你,話你好孝順/叻仔/叻女。」

3. 提供具體的幫助(實際行動)

  • 「聽日我煲啲湯攞過嚟俾你哋好嗎?唔使自己煮。」
  • 「細路仔聽日要返學嗎?我朝早可以車佢。」
  • 「下星期如果有文件要出去搞,我可以陪你去。」

第三部:慰問的禁忌 — 千萬別說這些「地雷句」

慰問的禁忌 — 千萬別說這些「地雷句」
千萬別說這些「地雷句」

出於好意的話,有時可能帶來反效果。請盡量避免:

  • 「我明白你嘅感受。」
    • 原因: 除非您有極其相似的經歷,否則很難真正明白。這可能讓家屬感到不被理解。
    • 更好說法: 「我無法想像你有多難過,但我很關心你。」
  • 「佢去咗一個更好嘅地方。」/「佢終於解脫了。」
    • 原因: 這是從宗教信仰或旁觀角度出發的評論,可能與家屬當下「只希望親人還在身邊」的強烈情感產生衝突。
  • 「你要快啲堅強起嚟!」/「喊出嚟會舒服啲。」
    • 原因: 這是在指導對方「應該」如何悲傷。每個人的哀傷歷程都獨一無二,請給予他們悲傷的空間與自由。
  • 追問離世細節或家庭財務狀況。
    • 原因: 這無關安慰,只滿足了好奇心,會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。
最真誠的慰問,來自安靜的傾聽與真心的陪伴
最真誠的慰問,來自安靜的傾聽與真心的陪伴

結語:最真誠的慰問,來自安靜的傾聽與真心的陪伴

在幸福川,我們提供寧靜的解慰宴空間,就是為了讓這些真誠的對話與陪伴,能夠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境中自然發生。

請記住,您無需成為一個完美的安慰者。一個溫暖的眼神、一次理解的點頭、一段安靜的陪伴,或者一句發自內心的「我知道你很難過」,其力量遠超於任何標準化的客套話。

讓我們一起,用更溫柔的方式,接住彼此的悲傷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購物車 Review Your Cart
0
優惠碼 Add Coupon Code
總額 Subtotal